close

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保健食品吃到出現腎臟疾病,而台灣寶林茶室的粿條河粉吃出人命。小林紅麴驗出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寶林餐食的受害者驗出了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

可見儘管公共衛生已經進入進步的21世紀,人類面對食物中微生物的威脅仍有許多漏網之魚。

罕見的椰毒假單胞菌,在自然發酵食物浸泡、風乾跟保存的時候被這種細菌汙染而繁殖,分泌了米酵菌酸跟毒黃素,儘管在烹調的過程中殺死細菌,但毒素耐高溫沒有被破壞,吃下肚後,影響細胞中的粒腺體能量轉換,並且影響到細胞的呼吸鏈。也就直接導致細胞運作停擺導致細胞死亡。

因此在臨床上看到醫生面對這樣的變化,如果純粹糾正器官衰竭導致的酸中毒,或者使用葉克膜幫助心臟運作,安排換肝等系統方面的治療,仍不足以糾正全面細胞凋亡所帶來的傷害,例如腦細胞,腎臟細胞等。

大自然的微妙設計,讓每個生物族群利用各種微妙的方式排除競爭趕走天敵以爭得生存空間。比較簡單理解就是採到大毒菇,或吃到河豚毒。而這個在人類美食中澱粉雜糧製品罕見的細菌,偶也發出致命的攻擊。讓人措手不及,包括醫生也感到詫異與沮喪。

在文明時代,飲食中的微生物,在自來水加氯,冷藏冷凍手段的普及,已經大幅減低食物中毒的機率,而幾乎都可以從保存的手段來維護食品的安全。然而除了這些漏網之魚外,保存食品的添加物也增加了人體的負擔,致癌的機率也在疊加。例如在超商買的鮮食,如何在各種不理想的保存跟運送的過程中,確保在食物到期前被吃下肚不會導致消費者食物中毒而提告。廠商需要下多少功夫去精研找出這個平衡點。

為了提升銷售量的而使出的手段也是為了行業生存而所做的努力,賣相不好,成本高,賣得不夠便宜都沒辦法維持生計,所以在辣椒粉,橄欖油,咖哩等添加蘇丹紅,並且狡猾地用許多分身公司來減少被查緝到而影響到實際運作而成為常態。

大陸方面由於法規制度與人民素質等因素,科技狠活的假食品的報導時有所聞,價格競爭過於激烈。最近則是預製菜的問題,用比較低劣的食材做預製菜料理包,如豬的下巴肉製作梅干扣肉,而主要還是豬下巴的腺體很多,應該仔細摘除才能入菜,而現今的人或者說是工業,或許不願意如此仔細費工,而直接用一些手法處理,來蒙混過關。早期最有名的就是三鹿奶粉來提高鮮奶品質檢驗的數據,大約有三千萬嬰幼兒受到影響,罹患泌尿道結石症,並可能誘發癌症。

食品工業是良心事業,政府把關以外,業主也應自我要求,而合理的市場機制,才不會導致價格競爭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再地發生。

而儘管層層自我要求,仍不免發生中毒意外,除了這種無解藥高致死的毒素以外,一般常見的食物中毒還是較為自限與可承受的。因此,也沒有必要因噎廢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ulhap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